百乐博·(中国)官方直营

中文  丨  English

搜索

Copyright ©2018-2024  HONGBAOLI GROUP CO., LTD.  苏ICP备05044871号-1

官方微信

>
>
>
致敬智慧之光|科技工作者系列专访之梁余东:“冷”静坚守与“热”爱追求

资讯详情

致敬智慧之光|科技工作者系列专访之梁余东:“冷”静坚守与“热”爱追求

编者按
  在这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,每一个创新的火花都可能点亮未来的明灯。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,我们满怀敬意与期待,开展“智慧之光——科技工作者系列专访”,走近那些默默耕耘在科技一线的幕后英雄,聆听他们的故事,感受他们的智慧与激情。

  2009年,梁余东怀揣着炽热的梦想,踏入了百乐博这个温馨的大家庭。自此,他便如同一颗种子深深扎根于这片肥沃的土壤,开启了长达十五年的科研之旅。从一名普通的研发新兵到生产技术领域的突出者,梁余东凭借的不仅仅是对科研事业的一腔热血,更有在无数次失败与尝试中,默默无闻地坐在“冷”板凳上,坚持不懈的毅力与决心。他的故事,是对科技工作中“冷”静坚守与“热”爱追求的生动诠释。

“热”——科研梦想的热辣滚烫

  梁余东的科研之路,是用热爱点燃的火焰之路。
  加入百乐博后,他积极投身于阻燃聚醚、特种聚醚等多个关键产品的研发工作,一干就是8年。2017年,聚氨酯生产公司需要技术支持,他主动请缨,申请调动,肩负起管理单体聚醚生产工艺与流程的重任。
  这次岗位转换,对他而言,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,也是个人成长的宝贵机遇。源于对技术工作的那一份热爱,他干劲十足,充分利用在研发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,全天候备战,随时准备迎击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,以确保产品的卓越品质和稳定性。“我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。”他这样说道。

  相比解决生产上的临时问题的被动工作,梁余东更喜欢主动地去寻求生产工艺的改进、产品品质的提升……当他发现PO月回收量明显增加时,主动提出对所有单体聚醚在脱低分子前进行PO残余量的检测,收集相关数据后,他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,与研究院沟通后对PO残余量明显高于一些产品,进行原料配比、反应温度、保温老化时间等工艺优化,经过一番操作后,不仅提高了PO转化率,增加了约3%的聚醚得率,年提高单体聚醚产能约330吨,同时也为研发提供了新的开发思路。
  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,这份主动的背后,是对科研工作的无限热爱。

 “冷”——科研路上的静默坚守

  “科技工作者一定要耐得住寂寞,坐得起冷板凳。” 在梁余东的眼中,科研不仅仅是一场场激情四射的头脑风暴,更多的时候,是与寂寞为伴,与冷板凳为伍的静默坚守。每当科研难题摆在面前,他总能平心静气、深入思考,并不断尝试直至找到解决之道。
  记得在研究院工作时期,他参与公司的技术储备——固定床连续法特种聚醚的研发。在该产品的催化剂选择时,研发团队遇到了瓶颈。为了筛选出合适的催化剂粒径,他先是将物料进行手工研磨,然后用筛子进行筛分,一目一目的进行选择。研磨的多了,手掌上都起了水泡。最后,经过30多次的研磨、筛选,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催化剂粒径。

  在聚醚精制渣含料量大、聚醚得率低、委外处理成本高等难题面前,同样如此。他们团队沉下心,历经长达六个月的密集实验,在研究院的协助下,成功开发出聚醚精制渣物料水洗工艺、回收粗聚醚预处理及精制处理工艺,显著提升了产品得率。他坦言:“研发的过程往往枯燥无比,为了一个产品,甚至仅仅是一个条件,进行几十次乃至几百次的实验都是家常便饭。”在聚氨酯工作的7年里,他共优化工艺30次以上,提高了生产效率,降低了制造成本;同时因产品种类多,生产线切换频繁,造成产品生产过程工艺出现波动,部分原材料受市场影响无法足量供应等情况,为保证产品质量及产能,24小时待命处理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约20个/月。
  这份看似冰冷的坚持背后,是对技术突破的炽热渴望。
  十五载光阴,梁余东在百乐博的科研征程上,用实际行动演绎了“冷”与“热”的完美融合,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:科研之路虽长且艰,但有热爱与坚持同行,“冷板凳”亦能坐出炽热的温度。

相关附件

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
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。